
水滴筹创始人兼CEO沉鹏发文向公众致歉, 表示如果线下团队管理不善, 水滴筹将移交给相关非营利组织。 事实上, 以水滴为代表的线上众筹平台, 是近年来民间慈善的一种新形式。 这种“新”体现在, 虽然具有公益性质, 但本质上是一种商业运营模式。 沉鹏还强调, 公众对水滴公司和水滴基金存在一些误解。 水滴基金的核心本质是一个免费的互联网大病个人帮助工具, 而不是一个慈善组织。 那么, 如何界定公益、慈善和商业利益之间的界限, 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京师上海国际总部金融与房地产律师陈雷波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营利性组织在做公益时, 应明确区分公益与盈利的界限。 自己的开支明细应该公开, 如果营利性组织通过做公益来牟利, 那肯定是不合适的。 左手公益, 右手创业? 本报记者发现, 这些当地的推手, 官方称其为“筹款顾问”, 但在工作时却使用了一个非常公开的名字, 叫做“志愿者”。 公司要求这些“志愿者”每个月至少要完成35个订单, 每个订单的佣金在80到150元之间, 月收入过万。 因此, 水滴筹被质疑为网上慈善募捐, 将慈善募捐变成了盈利的生意。 沉鹏表示, 水滴芯片是一个很好的网民健康保险意识教育场景。 借助水滴芯片, 正确普及保险保障的价值和必要性, 为不同的消费者匹配合适的产品推荐。 简而言之, 水滴公司是通过做健康公益服务来获取客户的, 以在健康保险领域做生意的客户来赚取收入。 “在公益实践过程中, 给参与者一些小额补贴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给高薪和提成, yobo体育全站app下载 那就完全违背了公益的宗旨, 也会过度消耗捐赠者。 “在国外,

公益的审计非常严格, 一些公益信托会有律师事务所和审计机构对其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 一旦出现问题, 就会有相应的处罚。” 陈雷波说道。
        至于为什么要使用“地推”, 水滴筹解释说, 水滴筹之所以成立线下服务团队, 是为了发现有些人年纪大了, 互联网使用水平低的患者, 当他们处于没钱看病的困境时, 不知道自己可以通过水滴自救。 此外, 水滴筹还向《华夏时报》记者强调, 志愿者的“佣金”实际上是公司自有资金支付给线下服务团队的报酬, 并非来自用户募捐。 对于募捐的去向, 水滴筹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募捐人在平台提款后, 平台会持续要求募捐人更新患者的后续治疗进展和资金用途, 并报告给捐赠人, 渠道依然开放。此外, 平台也在积极与更多的医疗机构达成合作, 将优先安排医疗机构进行患者救治。水滴派平台爱心捐赠人可以了解筹款页面 实时通过筹款页面的动态, 沉鹏虽然强调水滴公司的初衷是“利用互联网技术,

帮助广大民众有保险和医疗”, 但他希望能够为广大网友提供 投保前的保障, 以及为他们提供病后的保险。
        兼职的“筹款顾问”来扫楼, 给出如此严格的KPI考核, 难免会引起公众的质疑。 本报记者在水滴芯片上看到, 一个有车(价值8万元)、有房(价值约200万元)、家庭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人还没有卖掉房子和车子 . , 并捐赠了约43万元。 还有一些募资项目还没有完全验证, 但是已经开始募资了。
        例如, 一个筹款金额为20万元的滴水项目, 申请人声称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和瘫痪。 花了很多钱后, 我只好通过水滴发起筹款。 截至目前, 募集资金已超过16000元。 但是, 在“了解更多审核信息”一栏中, 却显示了患者的身份证随带, 患者的诊断证明, 收款人与患者关系的证明, 收款人的银行卡信息 等都在验证中。
        一家互助保险公司告诉记者, 互助平台上的人群特别多。 与保险保障基金不同, 互助平台不能说真话, 平台信息不透明,

会员无法了解盈利情况和支出情况, yobo体育全站app下载 监管力度很大。 风险。 “诈骗捐赠”的犯罪率很低。 事实上, 水滴基金“骗取捐款”的现象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违法犯罪的成本很低。 11月6日, yobo体育全站app下载 北京朝阳法院宣判了全国首例因个人疾病网上求助纠纷案件。 法院认定, 募集资金发起人莫某隐匿财产和其他社会救助, 违反约定用途将募集资金挪作他用。 , 构成违约, 一审责令莫某全额返还募集资金153136元并支付相应利息。 陈雷波说, 一些不符合捐赠条件的人自己发起捐款, 筹集了大量资金。 如果此人有挪用公款的目的, 可以以挪用公款或欺诈的罪名起诉并给予适当的处罚。 本报记者还在水滴筹款版面的“主办方承诺”栏目中看到:“主办方已承诺提交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完全真实, 不存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如果情况属实, 主办方愿意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北京嘉润律师事务所律师袁烨也告诉记者, 主动查询或寻找符合条件的患者本身并不违法, 而提供给公众捐赠的患者信息是否存在虚构内容是基本原因。 用于识别欺诈性捐赠。 水滴筹向公众提供的患者信息虽不属虚假, 但其提供的内容为虚构, 足以影响公众对是否捐赠的决定, 可能构成欺诈性捐赠。 但实际情况是, 即使真的因欺诈性捐赠行为被锤击, 也只是被法院责令归还全部募集资金及相应利息, 并未对其采取其他法律措施, 犯罪成本 非常低。 朝阳法院望京法院院长王敏指出, 虽然互联网大病个人救助蓬勃发展, 但相关法律规范仍处于空白; 募集人信息披露范围不明确, 责任不实,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未公开。 众筹平台没有明确的准入门槛, 平台本身缺乏第三方监管。 朝阳法院还向民政部和水滴筹送达了司法意见。 建议民政部指导推动平台自有资金与网络募集资金分开管理, 建立健全募集资金第三方托管机制和公示制度; 联动机制实现资金双向流动, 加强资金使用监管。
        一般来说, 非营利组织由民政局负责。 遗憾的是, 今年5月德云社相声演员众筹事件发生时, 民政部公开回应称, 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募捐, 不属于民政部法定监管职责范围。 但因(事件)影响慈善领域秩序和规范, 下一步民政部将指导平台修订自律公约, 继续完善自律机制以应对社会公众 顾虑, 也将动员其他平台加入自律。 商业模式受到质疑。 水滴筹虽然成立仅三年多, 但因其独特的商业模式而受到资本青睐, 并迅速确立了自己的商业版图。 有两轮融资。 6月披露的10亿C轮融资的投资方包括中金资本、凯智资本、高融资本、元泰基金、腾讯投资、博裕资本。 3月披露的B轮融资投资方为:创新工场、IDG资本、蓝驰投资等。2019年, 水滴连续两次融资。 5月6日, 132万余元的注册资本更新为6000万, 11月27日注册资本刚刚变更为1, 实收资本仍为132万余元。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 “互助”的定位使得平台管理费不会太高, 很难直接盈利。 至于赞助商的募款, 水滴募款的口号一直是“募款不收取手续费”。 对于目前水筹筹的盈利情况, 水筹筹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作为水筹筹公益模块的一部分, 水筹筹自成立以来一直存在, 一直坚持为募捐用户提供免费服务, 长期以来, 还利用救助资金帮助用户承担支付渠道费用。”沉鹏他还坦言, 虽然水滴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但我们坚持支付一定比例的公司融资, 以支持水滴业务的运营。 那么, 水滴筹究竟靠什么赚钱呢? 据水滴官方消息, 平台累计募集资金超过200亿元, 资金的沉淀带来了一定的利益。 同时, 水滴筹通过自动跳转或链接等方式将用户引导至水滴互助或水滴宝, 引导用户购买商业保险, 实现流量变现。 此外, 据水滴互助官方账号显示, 水滴互助于2019年3月1日开始收取管理费, 管理费为各期分摊的互助资金之和×8%, 即 也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但业内人士认为, 互助平台的管理费与互助基金的发行挂钩, 可能引发道德风险。 也就是说, 平台赚的越多, 平台赚的越多。 这种收费方式会造成募捐平台与捐赠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最终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目前, 水滴所在的水滴公司拥有筹款、互助、保险三大主营业务。 水滴保险持有保险经纪牌照, 于2017年5月正式上线。据其官网显示, 截至2019年6月, 平台已与60多家国内知名保险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并推出了更多 超过80种高性价比的保险产品。